管道防冻保温材料的耐火性需根据管道类型、使用场景及国家规范综合确定,核心要求是送风/排风系统必须采用A级不燃材料,普通防冻管道需满足难燃性(B1级)并控制导热系数与湿阻因子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一、核心规范要求:防火等级分级管理
送风/排风系统管道
根据《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》,此类管道需在火灾时保持功能,因此保温材料必须满足:
普通防冻管道(如水管、供热管)
虽无强制A级要求,但需符合《建筑工程防火规范》中管道保温材料的通用标准:
防火性能:达到难燃B1级(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、聚苯乙烯泡沫塑料)。
导热系数:≤0.2W/(m·k)(低导热性确保保温效果)。
湿阻因子μ:≥1500(防止水汽渗透导致材料性能下降)。
二、材料选择:耐火性与功能性的平衡
A级不燃材料(送风/排风系统首选)
防排烟玻璃棉:由玻璃纤维和高温粘合剂制成,耐高温达538℃,耐火极限0.5-1小时。
防排烟岩棉:以玄武岩为原料,耐高温≥700℃,耐火极限可达2小时(配合防火板可达3小时)。
气凝胶:纳米级材料,耐温范围-200℃至1000℃,厚度仅为传统材料的1/3-1/5。
难燃B1级材料(普通防冻管道适用)
聚氨酯泡沫塑料:导热系数低至0.0275W/(m·k),常用于冷库、低温管道。
橡塑保温材料:闭孔结构,防水性能优异,适用于潮湿环境(如地下室水管)。
矿棉(岩棉、玻璃棉):耐高温且化学稳定,适合高温工况(如蒸汽管道)。
三、关键考量因素
管道工况
经济性与施工性
长期维护
